首页 > 高考资讯

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

发布时间:2024-01-06 14:57:04 | 博考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相关的问题,今天,博考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

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

应届毕业生一般分为以下四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择业期年限的(超过则为往届生)。

3.高校应届毕业生,指该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普通应届毕业生)。

4.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指经统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当年度毕业的学生。

大多数人理解的“应届生”,其实都是常规应届毕业生。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进入教育阶段的最后一学年时,就被称为应届毕业生。比如专科的大三,本科的大四,研究生的研三都是常规应届毕业生。

一般当年应届生的身份只在当年保留,如2021届应届生,就指在2021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一般是指在择业期内也就是2年内未交社保、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身份保留2年。

非全日制学历不视作应届生:一些同学属于“非全日制学历”。比如各种自学考试,成人考试,网络教育等等。这些非全日制学历,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均不视作应届生。

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

留学生考公应届生身份怎么界定

留学生考公应届生身份怎么界定?相关内容如下:

1. 就业身份认定:

留学生回国就业身份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应届生”,一类是“非应届生”。

应届生: 通常指在国外学习期间未获得任何工作经验,即使有学术实习也在学校内完成,并且在留学期满后立即回国寻找就业机会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被认定为“应届生”。

非应届生: 指在国外留学期间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在国外有工作经历,之后回国寻找工作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被认定为“非应届生”。

2. 公务员招录政策:

公务员招录政策通常规定应届生是指毕业不超过两年的人员,而非应届生是指毕业两年以上的人员。因此,在公务员招录中,是否被认定为应届生与非应届生是一个关键的身份界定。

3. 具体实践和政策解释:

具体的身份认定通常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和公务员招录单位的政策来执行。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对应届生和非应届生的定义和认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来具体判断。

4. 学历认证和留学归国证明:

留学生回国后,通常需要进行学历认证和留学归国证明的手续。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会查验学生的留学记录,包括留学期限和毕业时间,以便在身份认定时提供依据。

5. 需要注意的问题:

及时查询政策: 留学生在回国后应该及时了解当地的公务员招录政策,明确自己的身份认定标准。

保留相关证明材料: 留学生在回国后,尤其是在应届毕业时,应妥善保留学校的毕业证明、留学归国证明等材料,以备将来公务员招录时使用。

咨询相关部门: 如果存在身份认定问题,建议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公务员招录单位,获取具体的政策解释和指导。

总的来说,留学生回国后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和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避免在公务员招录中出现身份认定问题,确保自己的应考资格。

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

应届生身份怎么界定

国考应届生身份界定一共有两种类型如下:

第一种是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专科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第二种是,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也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详情如下: 第一种是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专科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比如某学生是2022年7月毕业,则他在参加2021年底的国考,2022年4月的省考和各类事业单位招聘时,都算是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只需要在2022年的7月份拿到学位证和学历证,那么即可在考上的时候,顺利报道入职。
第二种是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也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比如某学生是2021年7月毕业,那么从2021年7月到2023年7月之前都算是二年择业期之内,只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就可算是应届毕业生。

博考网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博考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应届生的身份怎么界定?”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