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7 19:04:05 | 博考网
不一定,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录取概率会大一些。
高考上了投档线之后,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投档线只是意味着考生能够报这一层次的学校,而学校也是有着自己的录取分数线的,并不是过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
对于分数过了投档线,服从调剂的考生,即便满足了高校的招生章程要求,依然有被退档的风险。因为顺序志愿的高校投档比例比较高(120%以内),很难满足所有考生的调剂需求。所以顺序志愿的考生要合理安排好高校,适当留好缓冲分数,避免落榜。
扩展资料:
在服从调剂的情况下,过了投档线,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几率会录取。很多学生会想着自己报的学校投档线较高的话,会影响自己录取情况。其实没必要这样担心,因为近几年各个学校的投档线相对来说都较为稳定。
对于平行志愿的省份,分数过了投档线、服从调剂,还不能保证能被录取。因为招生高校可能还有别的非总分要求,比如有的学校要求视力达标、身体达标,还有的学校要求单科成绩达标。
不一定的,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会更保险一些。
并不是每一个超过最低调档线的考生都能被自己所填报的高校录取,有一些考生,高考成绩只比自己所报高校的调档线只高出一两分,那么这种考生会面临好几种可能,其中的第一种可能就是自己的档案就算被提上去也有很大的可能被退回来。
考生在填报每一批次高考志愿的时候,既要看自己的高考成绩能否满足高校的基本要求,还要认真看自己所填报高校的具体招生计划和相关要求,这样自己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能少踩一些“坑”,多一些被录取的希望。
扩展资料:
达到某一所高校的最低调档线,只能说已经跨过了高考填报志愿的“第一个门槛”,并不意味着你一填报之后就妥妥的被高校录取。 博考网
实际上,高校对考生的录取还有其他更多的门槛,比如考生的高考分数符合高校的录取“门槛”却不符合高校相关专业的录取“门槛”,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考生就直接面临退档的命运,毕竟在高校专业这个门槛上吃“闭门羹”,同样无法跨入相应的大学校门。
比最低投档分高一分有可能被录取。
事实上,达到投档线只是获得了进学校的初步资格,是否能被录取,还得看所填报的专业。不同专业之间分差较大,如果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分数线,那么同样不能被录取。
还有一种情况,填报了相同的专业,但是分数比自己低的考生反而能被录取,自己却被退档。这和是否填报了专业服从有关。一些考生虽然没有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分数线,但是达到投档线后,如果专业服从,学校会将其调剂到其他生源不充足的专业,同样可以被录取到该校。
达线未被录取的另一原因是投档比例的问题。省外院校的投档比例原则上为1∶1.05,投档线上的考生数可能会略多于学校的实际招生计划。
不过,现在因为投档比例而被退档的情况已经大为减少,一般学校都会根据情况进行计划的协调,尽量避免退档。
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博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