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9 04:32:55 | 博考网
全国各省高考成绩已经公布,同学们也都开始准备填报志愿了,那么我们在填报志愿时经常听到的平行志愿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平行志愿,就是在一个志愿批次里包含若干个院校的志愿,在录取的时候,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投档,对统一类别分数线没有被录取的考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投档,就是所有考生排成一队,分数高的先投档,我们在投档时,按照我们填报的顺序,排在前面的院校并且还有招生名额的就会录取。
1.分数优先
平行志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在筛选考生的志愿时,院校会把考生的科类和分数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在检索志愿的时候,排在第一的考生会按照他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然后是第二为的考生,以此类推。
2.遵循志愿
平行志愿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考生填报的志愿是有顺序的,在检索考生志愿的时候是按照考生填报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考生的分数符合排在第一位的院校条件时,并且这所院校还有招生名额,那么考生就会被这所院校录取,如果没有被录取,那将从排在第二位的院校继续录取。博考网
3.一次性投档
平行志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一次性投档,就是按照招生院校的投档比例,把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发给招生院校,一旦考生被院校录取,那么将不再继续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其他志愿。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投档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考生因为某种因素被招生院校退档,那么在同批次里将不会被其他院校录取,只能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或者是征集志愿的录取。直白的说,同一个批次的志愿可以填报很多院校,但是只能被一所院校录取,档案也只能投送一次。
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经常会因为选择报哪所院校而犹豫不定,平行志愿可以让我们扩大选择院校的范围,降低我们填报志愿的难度。 对招生院校来说,平行志愿可以平均生源的素质,避免一部分高校爆满而有些高校则断档。
就公平来讲,“平行志愿”还是远优于“顺序志愿”,至少在保护高考成绩方面做得更好。平行志愿难以让考生兼顾“院校”和“专业”,“捡漏”的几率大大降低。
首先平行志愿的投档方法,是以考生的分数成绩为主导因素,在足够利用分数价值的前提之下,尽可能的保障考生能被志愿学校所录取,笔者更愿意称“平行志愿”为“分数优先投档”。所以平行志愿在这样的原则之下,更有利保护考生的高考成绩,尽量避免考生出现“滑档”现象,并且让考生有更多的批次内选择空间,就是同样批次的学校,我可以劲量试一试“好点儿的学校”。
而顺序志愿,是以志愿为主导,意思就是投档的第一步,是将所有相同心仪学校的考生档案惠及在一起,注意!这个时候几乎是同批次学校同时进行,所以这个时候“第一志愿”格外重要,然后目标院校按所有考生成绩从高往低录取。这个时候,如果一旦未被“第一志愿”所录取,往往会产生“滑档”现象。这样的填报方式,往往会增加难度,同时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所以综上对比来看,“平行志愿”在保护考生成绩,保证批次录取,选择范围等各个方面,几乎全面优于“顺序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分为全部平行和部分平行两种模式。所谓全部平行,顾名思义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各个阶段都实行平行志愿,即在各个批次中并列设置若干所高校(一般3~5所)作为平行志愿,这几所高校志愿并列为第一志愿,志愿之间只是先后顺序的区别。部分平行是将一个录取批次的高校志愿设置为两段不同的志愿形式,一般将第一志愿设置为顺序志愿,第二及其后续志愿设置为平行志愿,特点是在同一个录取批次中既有顺序志愿又有平行志愿。
顺序志愿是根据“志愿优先,按分排序”的原则,在同一录取批次同一科类中,按考生填报的高校志愿归类再按分数高低排序,划定投档分数线,实施多轮投档,由高校进行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