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博考网小编整理了移民马来西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移民马来西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马来西亚移民生活概览】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达而物价低廉,其国民收入高于中国,而生活成本却远低于中国,这使得在大马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小。马来西亚的饮食丰富而实惠,小吃价格从几毛钱到4RM不等,8RM就能吃得很好,肉骨茶约6RM至9RM,优质餐厅的人均消费通常不超过10RM。
【医疗保健】
在马来西亚,无论是小病小痛还是大病,都能享受当地的医疗服务。马来西亚的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国际认可,如美国《国际生活》杂志将其评为2019年全球医疗国家排名第一。马来西亚拥有32间医科大学,医生经过严格选拔,还有海外回来的医疗专家。儿科、肿瘤科、妇科与心脏科等专科服务都非常优秀。
【教育体系】
马来西亚提供多种教育模式,包括澳式、英式、美式教育,以及华人教育。第二家园计划的申请者可以选择公立或国际学校,公立学校要求学生掌握
英语、华语和
马来语,而国际学校则没有这一要求。此外,第二家园身份的学生可以以华侨生身份参加中国高考,更容易进入国内知名大学。
【气候条件】
马来西亚靠近赤道,拥有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雨季主要在3-6月和10月至次年2月。
【养老胜地】
马来西亚因其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友好的民风、低廉的生活费用、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多元文化和高水准的教育医疗系统而成为亚洲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也是退休者的热门选择。
【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七大理由】
1. 【美食天堂】从小吃摊到餐厅,马来西亚的食物美味且价格实惠,适合喜欢各种菜系的人。
2. 【稳定气候】马来西亚全年温暖潮湿,阵雨短暂,衣着选择多样,适合退休生活。
3. 【生活负担】马来西亚生活成本低,住房、食物、交通等都非常便宜。
4. 【家庭友好】马来西亚对家庭友好,对孩子 welcoming and friendly。
5. 【语言优势】英语广泛使用,便于外籍人士生活。
6. 【医疗保健】马来西亚是医疗旅游目的地,医疗费用低,服务优质。
7. 【简单生活】马来西亚生活简单而低成本,社会期望不高,易于追求想要的生活方式。

申请哈佛的条件,请具体而准确
申请把握要高的话,当然是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越多越好。我想有这志向的人的成绩都不错,最好能从你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所有得的什么奖杯啊,奖牌啊,证书什么的通通找来,小一点(如证书)的最好寄原件,不行的话寄复印件,大个头的奖杯之类的弄个照片附在里面。当然信中要写详细了。
考托福,ACT或SAT 最好在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下学期放假前考完,因为一进高三就很紧张了时间不够,最重要的是没这精力了。
高三开学,就通过互联网下载或者写信索要等方法,弄到申请表。一个月时间填表加写自我陈述。这里着重说下自我陈述,要简洁,但要把你的成就全部囊括在里面。当然成就特别多的你可以单独列一分清单详细说明。自我陈述切忌千篇一律,要有鲜明个性。这里不多做论述。
还有哈佛要的其他什么证明啊,之类的东西,单独花一个星期时间这一切做,这是小问题。好了就可以寄出去了。
接下来10月份到11月中考虑推荐信。你能找名人就找名人,名气越大的越好,托爸爸,托妈妈,托叔叔阿姨……中国关系网这么复杂,总之一个目的——找名人,当然要找与教育有关的名人。你别找劳动模范什么的,那还不如你们班主任呢。找不到名人的,找班主任和校长一人一封就好了。凑活一下拉。哈佛女孩小刘还不是靠瑞拉给他写的推荐信。
教师推荐信可以在11月底寄出。估算一下时间,你的申请信快到的那几天通知ETS寄TOFEL和ACT或SAT的成绩。基本搞定,接下来准备高考吧,去不了哈佛,你还可以走国内的高考之路。当然你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哈佛中不了,还有耶鲁,耶鲁不要你还有MIT……
要面试的话,校方会跟你商量时间。
哈佛的申请停止日期是12月底,最迟1月1日,大家切记。
如果你申请成功,大概三四月分会收到录取通知。最迟6月上旬能拿到助学金(哈佛没有奖学金)。
然后7月上旬开始办理签证,通常你一说出哈佛,人家就一定给你签的,这是哈佛升的“特权”。
接下来就选个时间买机票出国咯,可以提前2周去适应一下。
出国前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找个时间来吧里看下兄弟姐妹们,把你的好消息告诉打家。。。。。
哈拂大学的学生各个都是成绩特优,或每科普遍优秀,或单科超群突出,或参与竞赛出类拔萃—不论语文,科学,音乐,艺术,新闻,创作,武术,运动等等。学生多才多艺自不在话下。申请哈佛录取率通常是最低的(8%--12%)。
申请哈佛,高中毕业成绩,SAT,大学成绩及GRE,或特别科目成绩,外籍学生的托福成绩都很重要。
此外还得拿出十八般武艺,从拉丁文到电吉他,拉拉队,跆拳道,任何足以表现出个人领导,尊重,接纳,应付能力,责任感,创造性,好奇心,合群合作,服务社会,不畏艰难精神的,及有工作或特殊经验者均可。
所以在一叠叠的申请文件中,有人附上自创的电脑软件,自编杂志,自拍录映带或相片,以及访谈,实验,音乐,运动的记录报告,有人参与贫病服务,到医院疗养院,育幼院,图书馆,法院作义工;有参加选美比赛,作旅行研究的;也有因家境贫寒逃难,或因争取平等权益与学校或其他单位协调,而得到历练的;等等。一切等作为凭据证明能力,智慧,禀赋和求知诚心的事物,都可成为踏进哈佛的助力。
历届申请入学的学生,也来自不同的区域,国度,不同的种族,宗教,社会,经济背景。或来自乡间小镇,都可能会被录取,。。。。。。以上学生可半工半读。或领取奖学金,贷款等经济援助。假如申请学生的其他条件相当,时间和体力亦是竞争的重要因素:善于利用时间,支配体力参加多项活动或服务者,录取机会较大。
对于我来说,想进哈佛的条件和努力方向:
聪明+努力+感觉+金钱+运气=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申请条件:1.新托福115分以上(含写作),普通GRE2300以上,专业GRE2300以上(入读商学院另考GMAT750以上,入读
法学院另考LSAT180,入读医学院另考MCAT12.5以上),TSE,本科4年成绩,GPA4.0,一份自我介绍500-1000(英文),三份名教授、大学领导、知名人士的推荐信(最好找熟悉你,了解你的人帮你写),一份个人简历(英文),包括你的个人自荐材料(荣誉,证书,发表的作品,社会活动的奖项和名次等),专业的学术论文(英文);
2.以上条件+(名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北大文科或清华理科第一名)+自身综合条件(包括你的思想品行,真诚勤奋,聪明感觉,团结友善,学习、工作情况(成绩、业绩、奖励、荣誉等),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身体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个人特长及个人潜力等等);通过申请后,有些科目必须通过严格的面试,最后别忘了申请全额奖/助学金。
附注:
1.先过英语关(大学英语九级(至少六级以上,口语要好),GESE12级,专业英语九级,高级口译等)
2.把自己缺失的东西都补回来,把自己能锻炼的一切都去锻炼,及至全能,完美(挑战极限)
3.新TOFEL满分120,GRE满分2400(三部分各800),GMAT满分800,LSAT满分180,GPA是根据考试的成绩好坏决定的(4.0通常是90分到100分的标准/百分比)(不过有一点要牢记,哈佛录取的学生肯定是最优秀的,各类ETS项目分数可能会按全球来排名,也就是说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考到满分/这是目标)
只有做到最好,才能有机会。要知道,考哈佛的人是全世界的尖子,每年在中国也就招2-3名,加上耶鲁、麻省、普林斯顿,不会超过10人。树立考哈佛的理想,就要准备与全世界的人精比拼。(中国学生普遍成绩都很高,但美国哈佛大学对国外/中国的名额很少,要求极高,尤其是全奖。所以从现在开始,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最好,第一,完美;自身的综合条件越强、越多,就越容易申请到。)
PS:哈佛每年在中国内地录取率总体肯定<1%,哈佛每年在中国内地录取并提供全额奖学金不会超过50个名额。
另外提供一名网友的亲身经历作为参考。
我申请哈佛过程,很痛苦!
哈佛招生办曾对我说:“我很乐意在申请过程中帮你.然而,失败一些责任在你,没有按照我的指示去做!”。但我申请了2年都不成功。
申请过程(apply process)
背景:
我的背景比较特殊.做计算机多年,没有本科学历,没有考试记录.
07年开始申请.
申请Harvard Medical School经过:
开始咨询学校时,感觉一般,可能是模块回的email.没有Washington Seattle热烈.
我把我的申请资料邮寄到招生办,邮寄之前也没打招呼,因当时没办信用卡,同时把$85申请费一起寄(当时邮寄了2个学校.另一个是Washington Seattle, 哈佛是慕名而寄的,)
到了后,我估计他随便看了下,就说送回来。
我跟他说如果你真要寄回来,请帮我寄到Stanford(Stanford申请fee$75,我省点钱,$10作邮费),他说这是我的事情,与他无关.
过了十来天,他只是把$85寄给我了,资料留下了.
我想可能是我的资料英文不好,他理解不了意思.就找人校对了一下.通过email做附件发了过去.
他收到了,他就发了这个邮件给我.
>>I do not understand why you are sending this. Perhaps, my e-mails were not clear but until you fulfill the stipulations spelled out in my earlier e-mail you remain ineligible to apply to HMS. I am more than willing to aid you in the process. Some of the onus, however, falls on you to read and follow our instructions.(我很乐意在申请过程中帮你.然而,失败一些责任在你,没有按照我的指示去做(在申请网站上提交申请))Please refrain from sending files to open or directing me to website.
邮件签名是on behalf of The Office of the Committee on Admissions(哈佛医学院招生办代表)
他这样说话,我的条件他们非常清楚。他们是愿意考虑我的, (不会因为我只有初中学历和其他的条件而不考虑我),总觉得希望很大.
有时我想他说的话是否是客气话,我想不是的。不是他叫我申请,我不会申请的。我的申请条件是明显不够的,但我申请了2年,并且都提交了补充申请资料。不合人之常情。
第一次申请根本不知道美国啥样,我曾对他说我不知道你们的思维方式.资料写得不好.提交后也无法修改.
08年3月18,hms发decision,也没发decision,只是在我发的邮件基础上回复,题头,正文也不是decision letter,内容是询问学校申请的内容.什么在哪里申请,什么条件,课程之类的东西.(是模板,开始申请咨询时的邮件模板。 )
我估计是叫我再申请,并没有拒绝我。 (这个我认了,资料没有写好,提交后无法改)
07年以失败结束.
08年再申请,我是连本科,医学院一起申.希望机会能多点.
08年8月,哈佛医学院说,有的是时间,一本宣传画册会邮寄过来,等收到画册后再递交supplement申请。是海运过来的,可能有1个多月才收到.
开始本科是不太想申,只是想用本科来保底.
Yale, Princeton本科都有面试.Yale 面试很早就来了,去年10月就来了.
我说我不会说English. 面试官就用中文问一些哪年毕业情况,老家在哪里,靠近哪里?现在做什么之类的.
Princeton的面试官,问我申了哪些学校?并说学校是要求英语面试的。
也许是我不会说English,没有其他考试记录.资料不全,本科我也不太想去.
但都没有申请成功!
我对哈佛抗议!哈佛医学院招生委员会对我的抗议邮件是很积极的,不是模板,是人工回复邮件.他们对我还是很重视
一般来说,是不回复的,客气点的用模板回复。
抗议邮件回复过程(2009.4)
1.我把我的抗议email发给哈佛招生办.
回复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I am sorry but I am not clear as to what you are protesting specifically. Could you elborate? (你抗议什么?能详细描述吗?)一般的来说抗议邮件不会回复的,客气点的用模板回复.
2.我把我的email重发了一遍.
回复I am afraid that the decisions of the Committee are final and not subject to appeal. We do not reveal, nor can we even know, the exact reasons for the decisions of the Committee, for the views of all the Committee members enter the initial and final rankings. In addition, much of the material in each applicant's folder is of a confidential nature.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Committee, in a closed ballot, selects those applicants whose overall credentials seem to them to be the "most outstanding."(我担心这个录取结果不会因请求而改变,我们不知道这个录取决定的准确原因,所有委员会的成员意见进行排名,每个申请者的材料是机密的,最后,一个封闭的投票选出最突出的)。
3. 我回邮件说:”我们应当有信仰和追求.我想抗议.我不想这么做,让媒体播放,我想思考问题.假如哈佛录取我,我就不去了.”
想想”让媒体播放”这个词不好,这不是我的目的,就把这句删除了,再发送了过去.发了2次邮件.
但他是在我的第一封邮件基础上回复的.一般的都是后面的邮件为准.(以前都是这样).我想他在暗示我,否则进不了医学界.
09年3月,也没有发正式决定结果给我.一般的哈佛都有正式录取决定结果.
他是我很信任的人。
他说的话,每个动作,都有他的意思。他处理事情是精明的,否则做不了哈佛招生办代表。以前他拒绝我时,只说“把你的地址发过来”,因为有现金,说话很干脆。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拒绝时说,以后不会有任何回复。不会让我有什么联想。
所以他的邮件不可能不产生联想!
专家指南:高中生申请哈佛等美名校的八大误解
发布时间:[2007-5-21 10:01:11]
像哈佛、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美国名牌大学为世界培养出了无数优秀人材,连一些稚气未脱的幼儿园小朋友都会坚定地说:“长大了,我要上哈佛!”然而,真的是长大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会迷失在对名校的误解中,裹足不前,不管你怎样告诫他那样理解是错误的,他仍然深信不疑,甚至乐于探听并转述这些误解,这不但误了自己,也误了他人。
现以申请美国名校哈佛大学为例,周刊采访了上海新东方国外部专家,总结出中国高中生申请过程中的八大误解:
哈佛学生都是天才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是的,大部分哈佛学生是很有天分的。但这不代表他们比其他任何非哈佛人更有先天的优势,更不能说明如果你不能超过每一个哈佛人或至少跟他们一样,你就不能属于哈佛。哈佛学生和其他大学学生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是智力天分,而是进取心、远大的抱负、较强的领导才干以及渴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拳拳之心。
考试成绩高于一切
这是很多家长常说的话,这也许是比任何其他关于申请哈佛的误解更让人沮丧的一句话了。很多说这种话的中国朋友甚至用整年的休假来准备托福、SAT考试,以换取好的考试分数来作为申请的资本。当他们拿到了完美或近乎完美的考试分数后,却惊异地发现,自己被哈佛拒绝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哈佛及其他一些一流大学招生办看重的是申请者的整体素质。他们对学业成绩、校外活动能力、各类考试分数、推荐信及申请文章同样看重。
参加多项课外活动好
很多学生知道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后,就尽量参与各种活动,以使他们的个人简历看起来更丰满。这种策略其实是不成功的。招生委员会寻找的是除了拥有天赋之外,更具有敬业精神和远大抱负并在所参与的活动中有所建树的人。
所以不要不加选择地参加太多课外活动。你的时间很宝贵,专注于一到两项你擅长的,能从中得到乐趣和锻炼,有助于人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开发体能智能,同时也能令你做出优秀成绩的活动。音乐、体育、
工艺美术、文学创作、艺术
表演、科技文明,甚至演讲、创办校刊班刊等等都会十分有益。
要请名人写推荐信
很多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高中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谁为我写推荐信更好?一位是著名的政府高官,一位是著名的大企业总裁。”那么你要想一想,这两个人当中,谁曾和你有过工作上、学业上或其他方面的交往,并深知你的工作能力、学习潜力、你的天赋、你的一段或某方面的经历。实际上应该找真正了解你的人写推荐信。从熟悉了解你的老师或上司那里得到的推荐信,比从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认识的与你只有几面之交,甚至连面也没见过的名人那里得来的推荐信更有说服力。
哈佛对一封推荐信是否信服,不在于写这封信的人名气多大,地位多高,关键是这人与你接触有多深,了解有多少。
不是第一怎会被录取
你现在不是第一名,进了哈佛,也许就会向第一名走去。没有得到第一名已经是你的过去,紧紧抓住现在,勇敢地努力争取未来,才是你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放弃了现在,怎么还会有满意的未来?
如果现在连争取的勇气都没有,将来如何承受更大的风浪?在争取努力的过程中,你必定会成熟起来,自然也会找到适合你的发展之路。毕竟领奖台上的第一名只有一个。而名牌学府的学子之位却有许多。
曾被拒绝就失去机会
哈佛寻找的是与其它学校(不仅是中国的大学,也包括美国大学)要求不同的学生,他们必须有哈佛需要的个人特性和资质。哈佛则永远遵循自已培养招收学生的原则和方向。如果你自认为具备哈佛学生所应有的天赋和资质,虽然你可能已被其他大学拒绝,但仍要努力申请哈佛,因为在这里才有你的机会。
外国人录取机会小
很多人会认为,作为美国人被哈佛录取要比作为一个中国人容易得多。这也不正确。哈佛想让世界各地有不同经历有不同人生观的学生加入哈佛学习———多元化录取机制已被哈佛采用,并作为活跃学术氛围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你是从中国申请的三个合格的中国学生之一,比你是从加州申请的几千个美国学生之一被哈佛录取的机会大得多。作为一个申请者,要珍惜你的独特之处,并尽量展现你与其他申请者所不同的经历。哈佛追求的是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尖子学生。
考哈佛是最佳选择
似乎人人都这么认为,然而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哈佛在世界上是最最有声望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最好大学”的称号,绝对当之无愧。但对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却并不一定都是最好的选择,她也会不接收相当一部分人在这里学习,因为哈佛不适合这些人。
后记:
虽然哈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学府,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头脑、最博大的知识资料库,也只对一部分人是天堂学府,对另一部分人仅仅是游览胜地。他不适应哈佛的教学模式,哈佛自然也不会满足他的求学需求。所以,哈佛对每个人来说,不一定是最好的大学。

我是92年出国留学,后拿到了当地永久居住权,长期旅居国外,身份证丢了,目前只有有护照,如何办二代身份证
博考网(https://www.380856.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92年出国留学,后拿到了当地永久居住权,长期旅居国外,身份证丢了,目前只有有护照,如何办二代身份证的相关内容。
华侨是中国公民有权申领国内身份证
2010-01-22 09:32:38
郭仲仁(作者单位:福州市侨办)
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祖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国投资置业。华侨回国户口落户和取得国内身份证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华侨的关注,反映愈来愈强烈。特别是在福建等较早出现出国潮的地区,这个问题十分突出。笔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接到华侨要求简化落户手续,允许被注销户口和身份证的侨胞恢复户口、给予办理国内身份证的诉求。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难点。本文拟就华侨归国定居的有关情况,华侨国内身份证的法律地位,简化华侨落户的法律性、必要性、必然性进行探讨,以推动这广大侨胞极度关注的问题尽早得到解决。
一、华侨是中国公民,理应具备与生俱来的身份证,有权在国内定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的法律定义,毫无疑问,华侨作为中国公民只要他们愿意,就应该和国内其他公民一样,有在中国居住的权利。
中国公民持有户口特别是中国身份证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华侨来说也是如此。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在户籍管理这一滞后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度还必须执行的情况下,在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出国人员包括华侨在国内却不能有户口和身份证,在事实上还不能享受公民待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在很长的时间内,办理护照必须注销户口;二是1990年和2000年的全国第四、五次人口普查,把许多不在家乡生活的人员的户口(即使是旅游临时出境)注销了;三是各地为完成和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避免计划生育的一票否决,将出国、出境人员的户口注销,造成当地“非正常”的人口灭失。由于这种种原因,华侨或出国人员回国后,办理身份证、恢复户口就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华侨作为中国公民,必然应该有自己的身份证件。将出国定居的华侨的身份证(户口)取消的做法,显然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也是对华侨的歧视。2003年前后,办理护照或出国定居在许多地方已经不存在注销户口的问题。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的体现、是进入正常法制轨道的体现。但对已经被注销户口、办护照时收缴了身份证的要恢复户口或办理身份证的华侨来讲,却被边缘化了,各部门设立了许多规定,有许多关卡:这些华侨要办理身份证必须上缴包括护照、国外有效居留证在内的国外合法居留的所有证件;还要符合各种规定,否则,不能回国定居,不予办理中国居民身份证。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二、华侨的国内居民身份证对侨务工作的意义和对侨胞的重要性
在政治上,给予海外侨胞这部分中国公民应有的公民权利——国内居民身份证,是党的一贯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的侨务工作的最好体现。有许多华侨说,只有犯罪人员要到边远地区服刑,才有注销、转移当地户口的政策,在海外生活的中国人在户口上的待遇居然与犯罪人员一样。这怎么体现出一个开放的国家的政策?就我们基层侨务工作者来说,同样有这种感觉:不发放居民身份证是对海外侨胞的政治歧视,既与党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总方针相悖,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也不适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新情况、新要求。
在生活上,没有居民身份证给华侨在国内经商、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环境的情况下,许多华侨由于投资贸易、旅游、探望父母子女、祭奠祖先等各种原因来往于居住国和中国之间,许多华侨在国内居住的时间往往不少于在国外的时间。国内身份证对他们在国内投资、银行开户、旅游住宿、购房购物提供了护照所无法提供的方便和便利。甚至提供了影响一生的条件。比如,近两年高考时,由于没有身份证,在国外又没有达到国家四部委定的“最近四年在外住满两年”的华侨学生报考条件,一些在国内学校学习的高三学生既不能以华侨学生的身份参加侨、港、澳学生的统一考试,也不能以国内生参加国内学生的统一高考,这些人在高考面前无可奈何,只能放弃高考。这无疑将影响他们一生,甚至是华侨一家今后的生存状况和对生活环境、生活地的抉择。身份证对华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下面,举几个实际例子,说明国内居民身份证和户口落户对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和他们在国内办理过程中遇上的种种困难。
例一:2007年5月博士郑先生作为“福建省紧缺人才”从日本回国,在福建省某厅下属中心任职。2008年8月,在日本的郑博士的太太、硕士林女士带儿子回国定居。但在办理定居手续的过程中,遇上了种种困难:即使有出生证仍被要求作亲子鉴定;因为不符合部门规定的回国定居条件,被非侨务部门认定为不是华侨,不能以华侨条件落户;身份证无法办理,儿子上学遇上了障碍;欲购房,没有身份证无法如意进行……由于落户事宜,往返奔波,林女士在到我办要求帮助时,可说是身心疲惫,泪流满面。直到2009年8月,一年时间,找过许多单位,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脉资源”,全家才得以落户。这还是引进人才所遇上的问题,不用说其它自行回国欲定居的侨胞了。
例二:高考“被放弃”资格的华侨考生。柳某,2005年5月回国念高二,母亲赵女士放弃在匈牙利的生意,专门在福州照顾女儿。2007年报名参加高考时,按照华侨学生身份,达不到国家四部委的“最近四年在外住满两年”的规定,按照国内生参加考试,没有国内户口和居民身份证,被迫放弃高考。
杨某,2006年从阿根廷回国念中学,2009年从福州的福清市重点学校高三毕业,参加省质检考试成绩达640分。可以说是一位学习成绩很优异的高中毕业生,但同样是既不能以华侨学生身份报考,没有国内户口和身份证也不能参加国内学生的高考。又是一个高考“被放弃”。高考“被放弃”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和对祖国的信心。
例三:祖籍福州闽侯县的刘先生,1986年出国前往美国,2005年在美国取得永久居留权(绿卡)。由于国内户口被注销,在中国驻美国使领馆申请补办中国护照时,被告知国内没有电脑户籍记录,不能办理。2009年10月回家探亲时是持中国使馆签发的双程旅行证。欲在国内恢复户口,取得居民身份证,被告知必须收缴美国绿卡和使馆签发的双程旅行证。刘先生英语不过关,无法加入美国籍,国内又“不要”他,他只能成为一个无国籍人士。刘先生告诉我,使馆双程旅行证两年有效,两年后不予换发。如果真是这样,连回家乡探望父母亲人都不可能了。
例四:旅美华侨林先生,2005年拟在福州注册成立公司,用护照和绿卡必须用外币注册。由于其资金大部分来自前些年在国内参与朋友投资的股份所得,必须用人民币去兑换外币。这中间各种限制不说它,个人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借用他人的身份证注册,不仅不合法,风险也大。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华侨回国落户和要求具备居民身份证的合法诉求,既是华侨本身的一件重要事,也是侨务工作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事。从吸引侨心角度,从依法维护华侨在国内的合法权益的角度,从适应新情况创新工作局面的角度都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
三、对华侨回国定居设置条件、关卡是一种歧视
在笔者见到的新的《华侨回国定居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目前实行的华侨回国定居管理规定的实际操作中,对华侨回国定居有许多限制条件,首先“必须在国外连续居住满3年,每年在国外居留不少于10个月的华侨”,然后必须符合:结婚3年以上与国内配偶团聚的;或年龄不满16周岁,父亲或母亲在国内长期居住的;年龄60岁以上,本人或国内直系亲属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被国内政府部门,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或年纳税额三十万元以上企业正式聘用且连续工作满三年的;或在国内经商、投资,时间超过三年的;等等。不仅是条件上有诸多限制,而且在手续上也十分繁琐。
在上述条件的限制下,有300万海外侨胞的福州市,2006年到2009年3月底,福州市共有回国定居的华侨和出国人员266人,这一数字是很少的了。
毫无疑问,华侨在国内定居是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的权益,在这一问题上设置种种关卡显然与相关法律相违背。在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大经济的情况下,对自己国家的公民应当要贯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的侨务总方针,在现有的必须申报户口的体制下,简化手续,比如对回原国内生活所在地定居的侨胞,可以在基层户籍管理部门直接申报户口并办理中国身份证,等等。实际上,在福建省,就是对在海外非法居留的人员,回国后在原居住地落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只要持相关部门(如侨务部门出具“非华侨”)证明即可落户。
四、几点建议
1、回国定居应与身份证办理区分开来
华侨回国定居按照有关法律条文和国务院侨办国侨发[2009]5号《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的规定,“回国定居”是指华侨放弃原驻在国长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权并依法办理回国落户手续。
国务院侨办的上述文件是针对归侨的身份认定而言。目前的状况是许多华侨在国内投资置业,本身并未放弃侨居国长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权。国内居民身份证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依据华侨是中国公民的法律定义,应当为这些华侨核发居民身份证,解决华侨在国内办事的困扰。至于在国内的住址既可以以原居住地为准,也可以以其购房地为准。
2、简化华侨在原居住地落户和办理身份证的手续和限制
对于在历次人口普查和控制计划生育过程中以及在早期申办护照被注销户口,收缴身份证的华侨要求在原居住地(原籍)恢复户口、申领身份证的要求,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华侨是中国公民”这一基本法律定义,积极、无条件予以办理。不应设定种种条件限制、种种关卡。唯有如此才能把党的侨务工作总方针落在实处,华侨的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对于欲在国内其他地方办理落户、申领身份证的,可以根据国内公民异地迁移户口的有关规定予以办理。如在异地已经购房的,可以根据当地购房落户的有关规定,办理异地户口迁移及身份证申领。
3、“内”外应有别
在到中国定居这一问题上,对华人回国定居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人士来中国定居的政策。旅居海外的侨胞在一些国家,在一段特定的时间、环境里,他们可能不得不加入所在国的国籍,成为非中国籍的炎黄子孙。这部分人不管怎么改变国籍,黄色的脸、黄色的皮肤不会变。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社会发展,这部分人中有许多愿意或已经实际上在国内定居。对华人回国定居和外国人到中国定居,在定居条件上、在程序上应有所区别,应该适当放宽些。对不愿意改变现国籍,但长期在中国居住的华人,要降低在中国长期居住证(绿卡)的发放门槛。这样,有利于吸引华侨华人中的中小资本,有利于巩固加强海外侨胞的故土情结,有利于在海外长期保持对我友好的力量,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博考网以上,就是博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移民马来西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博考网:
www.380856.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